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之熵 > 0483:发酵
    果然如同范贲所预料的那样(时间差,第一时间发生的事情,二人并不知晓),第一版发行面世的时候,居然出现了抢购的盛况,不,其实说抢购不是很准确,应该是排队领取。

    原因再是简单不过了,这是一个跪舔领导的好机会,而且还不用花钱,再有,即便是黑翼教的基层群众,也离不开这个荆州大文化背景的传统承袭,他们对于书籍,对于书籍中呈现出来的文字,以及作者,都会天然的抱着一份崇拜的姿态,哪怕对于书中内容全然不懂,也免不了歌功颂德一番——反正,不能嘲笑文化和文化人就是了。

    拿到厚厚的一本书籍后,所有人都油然而生了一种神圣感,尤其是看着《文明颂》的左下方写的“穆志明著”的字样后,更是产生了一种羡慕和崇拜的心态这要是能让我的名字也呈现在一本著作的封皮上那该有多好啊,不过也就是想想吧,文化、金钱和权力,但凡占一样也行啊,可惜三不沾,看看人家领导的名字,多有水平,志明,呃……就是吧,和姓氏连起来怪怪的感觉。

    有些人,就是叶公好龙而已,看完了封皮之后,啧啧赞叹一番就该干啥干啥去了,也有一部分人是抱着朝圣的心态胆战心惊的翻到了正文开始阅读(阅读之前还特意洗了手)。

    本来呢,这些人里面有不少也就准备装装样子而已,反正对自己的实际水平心里门清,能认识几个字啊,装会儿文化人就得了,但是,惊喜来了,不到一个时辰,几乎所有有幸阅读的人(当然了,纯文盲也是存在的)都发现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居然完整的看了一本书不说,还特么毫无阅读障碍?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了这个神奇的现象,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纯文盲,也能看书了,所以,纷纷也把束之高阁的《文明颂》翻了出来细细品味。

    结果,王迪祭出了大印刷术后,在整个荆州推广了将近半年之久的扫盲运动成功率,分分钟被穆志明在南荆州给碾压了,连渣都不剩。

    不仅如此,《文明颂》还印脱销了,因为它的老少咸宜、通俗易懂,带起了第二波第三波的销售狂潮,许多人已经不是按照一家一户的配置去“收藏”了,而是按照一人一本,甚至是一人两本、三本的配置,理由是,因为阅读率太高,需要反复翻阅,难免会带来破损率,所以有备无患嘛。

    这股浪潮不断发酵后,给南荆州带来了几处变化

    由于销售量过于庞大,穆志明已经赠送不起了,在限购无果后,不得不推出了购买制度,要是不花钱,市面上就绝对不会拿到一本,结果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价格提高后再度刺激了一波销售热,无形之中,居然让穆志明大赚一笔,可以偿还钱庄贷款不说,还引发了一些书商的蠢蠢欲动,找上门来约稿,想趁着这一波热度再接再厉,好在,穆志明没有冲昏头脑,坚决只可着《文明颂》这一本书薅羊毛,三版四版的印刷,就是不出新书(知道自己的幕僚团队短时间内是搞不出来了),日后再说;

    印脱销后,市面上逐渐呈现供不应求的盛况,于是,《文明颂》在黑市上逐渐抢手,价格翻了一番还有人追捧;

    因为黑翼教的基层群众整日里翻阅《文明颂》,所以,相对应的,上大街和领导对着干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减少。

    ……

    事态的发展,有点儿出乎王迪的意料了,即便是猜到了大方向的范贲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这些状况,没有一个是他们乐得见到的,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做出改变。

    怎么改变呢?直接扯着嗓子去说穆志明怎样怎样是肯定不行的,人都有逆反心理,现在正在兴头上,硬掰的话说不定会起到反作用,让他们更团结。

    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皇帝愚蠢吗?不愚蠢,但是,既然已经被忽悠了,只能撑到底,大臣们糊涂吗?不糊涂,领导光屁股不光屁股和他们有关系吗?舔就是了,骗子就是坏吗?也不是,这俩骗子都是精通心理学的高手,老百姓都是好忽悠的糊涂蛋吗?也不是,他们洞悉了一切,所有人不是被骗子的那一句话给击败的,不是为了面子和智商才证明自己看得到领导穿衣服了,他们只是受制于权力而已,如果领导不是领导,裸奔一个试试,打不死他,之所以只有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不是因为小孩子纯洁和聪明,仅仅是因为只有小孩子还没有体验到权力的威力而已。

    现在的南荆州,一片吹嘘声和顶礼膜拜中,你敢赌振臂一呼后,就会有很多个“小孩子”站出来说出真相吗?不敢因为输定了,所以,必须采取迂回策略。

    商量一番后,范贲和王迪决定,趁着目前的疯狂局面,再点一把火,让这些沉迷其中的人再疯狂一些。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现在,你们疯的还不够嘛。

    ……

    很快,《文明颂》一字未改的前提下增发到了第八版。

    不,准确的说,也改了几个字。

    穆志明后知后觉,终于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不太妥帖了,于是,在“专家”和“智囊”的建议之下,书籍作者换成了笔名贺文。

    嗯,有了笔名,瞬间觉得自己逼格再度提升,又高大上了一些。

    也就是在大家习惯了穆志明就是贺文、贺文就是穆志明之后,民间又传出了一股声音(当然了,这在王迪授意的舆情司暗探鼓动之下传出来的),“老百姓”纷纷建议光自己关起门来学习和阅读是不够的,应该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升华文明主题,甚至,这些看上去勉强通过《文明颂》才做到了粗通文墨的老百姓,居然还给这个“聚会”提出了一个十分高雅的名字曲水流觞。

    消息传开后,老百姓很兴奋这么风骚……不,是这么风雅吗?也罢,都看书了,索性就在这条“不归路”上狂奔到底,彻底放飞自我,释放“文化天性”吧。

    穆志明(贺文)也是很兴奋感情文化这东西还能……这么玩?也罢,正好下本书死活是编不出来了,索性,羊毛撸到底,继续做大做强!

    热度,不能凉了,只要能添把柴火,这柴火从哪里来的,无所谓。

    有人开心,就有人不高兴。

    “专家”和“智囊”们就很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