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之熵 > 0221:躺赢
    这个时代最牛的军人邓艾,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终结了。

    但是,此战没有人说他是阴沟翻船。

    因为后来在清理打扫战场的时候,那令人心悸的画面已经无法用惨烈来形容了,也许,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语言和文字来形容那种人间惨象。

    整个清理工作足足持续了十天,多达3000人的青壮劳力一共数点出将近30000具尸体,这还不包括那些沉下山崖的“失踪人口”,也就是说,邓艾这一战,和七倍于己的敌军较量,最后干掉了三倍与己的数量。

    邓艾,最后依旧保持着站立奋战的姿态,手持长刀,怒目而视。

    不是他倒不下去,而是因为倒毙在他身前的吴军士兵已经多达40余人,层层累加起来,活生生成了邓艾的一个单兵作战掩体!没有人知道,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哪怕是一个战神一般的存在,怎么会和一群年轻的吴军士兵,在这样一场无关谋略,无关技术,无关经验,只和体能和狠劲息息相关的较量中,取得如此的成果。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亲眼目睹这一场面的人都已经无法再站立起来了,包括那个一刀从后面穿透邓艾胸膛的士兵,也不知道死在了哪里。

    相比之下,陆凯就没有那么高光了,略显褶皱的战袍,点点血迹,说明在冲锋的道路上,虽然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在杀伤上确实有限,死的也是干脆利落,不是被偷袭也不是寡不敌众,从伤口切面来看,就是在正面较量中被人干净利索的一刀毙命,很有可能是带着零杀伤的不甘心战绩离开人世的。

    山上的惨烈如此,同时进行的山下的较量也分出了胜负拼死冲上山来的邓朗,无论是在天分、狠辣和经验上,都要超过负责狙击的陆祎,再加上关键时刻从山上败退下来的吴军士兵也起到了不好的效果(令人以为陆凯失败了),结果,邓朗成功的击穿了陆祎的阻击军团,陆祎本人战死于乱军之中,但是,其余吴军仗着人多势众,还在拼死阻挠邓朗,直到越来越多的士兵从山下跑下来,才引发了总崩溃,但是,邓朗冲上山顶后,为时已晚,战斗已经是结束,爷爷,和几位叔叔,没有人能够活下来,邓家,只剩邓朗一个人了。

    面对这个无法接受的事实,疲惫至极的邓朗晕厥了过去。

    他不相信,被奉为神一般的军届大牛,敬爱的爷爷,邓艾,居然就这样死了。

    也许在晕倒的那一瞬间,他才明白,爷爷如此安排的用意,也许就是早已预见到了这个结局,所以,想为邓家留一个未来和希望吧。

    虽然邓朗是硕果仅存的独苗令人为邓家的急转直下扼腕叹息,但是,有邓朗在,至少还有希望在,相比之下,陆家就惨了,自东汉末年的庐江太守陆康(陆逊从祖父)城门校尉陆纡(陆逊祖父)开始,声名渐显继而经陆逊与陆凯的努力,成为江东大族后,经此一战,终于彻底衰败了,还是无可挽回的那种衰败。

    当年陆逊含冤而死,还有陆凯勉力支撑,本时空陆抗英年早逝,依旧还有陆凯力挽狂澜,但是,此战之后,不仅陆凯死了,陆氏家族的中坚力量,陆祎、陆晏、陆景尽皆丧命,所存者,不过是陆云和陆机和陆耽而已。

    最大的陆机,五岁,陆云,四岁,遗腹子陆耽,才两岁……

    其余几个边角地区也没有消停下来狂飙突进的陶璜和李流还是相遇了,一开始打得还是有礼有节,李流见好就收,陶璜看在王迪的立场之上,也没想和李流彻底撕破脸,但是,在南郡战场因为东吴中央军,以及丁奉方面的不断介入,逐渐支撑不住的田续,率领余部跑到了李流的地盘上,然后,脑子有点一根筋的他自以为王迪已经和东吴撕破脸了(或者想将计就计,以此来逼着王迪和东吴撕破脸),强行站在李流的阵营当中和陶璜动真格的,结果就是矛盾扩大化,令陶璜对王迪和李流的误会加深,往死里殴打的结果就是,田续战死,陶璜战死,李流……失踪了,从战场上失踪了,据目击者说,那一战也是相当的惨烈,李流的左臂被人卸了下来,之后,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对了,周处,还有一个三巴地区的周处,和留守的王颀拼的两败俱伤(这个时空这个时期的周处,还没有进化完毕,何况,原时空的周处,也不是一等一的高手,所以,即便是兵力和形势都占优势,但是,依旧被王颀给压制住了),灰溜溜的率着残兵退回了扬州——连荆州都顾不得了。

    至此,从李特策划事变作乱开始,中间曾经短暂偃旗息鼓,随即又因为邓忠事件战火重燃的荆州争夺战,至此彻底的告一段落。本来,在荆州,几乎是平分秋色的三大势力邓艾、陆凯、李特相继殒命沙场,随之烟消云散的还要邓家的将近30000大军、李特的20000精锐战兵以及陆凯前后累计80000大军,整个荆州,几乎为之一空。

    不仅如此,放眼周边,还有能力染指荆州的周边势力三巴地区,原本看似牢不可破,已经可以和邓艾分庭抗礼的三角组合,只剩下一个王颀要收拾残局;南中地区的刘谌势力,正在忙活着进军益州的复国大计;交州广州的土霸王陶璜也因为种种误会告别人世。

    看上去,这一切,将便宜中央政府孙皓了。

    虽然这一战,孙皓因为出击的时机把握的不太好(有点事后诸葛了),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这个倒是实话),也折损了三四万人马,之前按照王迪的谋划,好不容易累积出来的家底也丢了将近一半,可是,看看十室九空的荆州,看看已经丧命你的外来强敌、地方豪强,这一切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这回收回地方权力,你们这些世家就没资格说三道四了吧?我也付出了啊,也帮助陆凯了啊,尽力了,但是,你没顶住我有什么办法?好了好了,给你们陆家的烈士遗孤一个长期饭票(虽然没有实权,却也不会让旁人看了寒心,怎么说你也把邓艾给弄死了,算是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和名分总可以了吧?

    孙皓,是这样认为的。

    不光是他,其他地方豪强也认了。

    不是说不惦记这个地方,但是,打成这副熊样,油水真的不多了,还随时要面对北方司马氏手下陈骞和石苞的垂涎,西南的局势也不好说,真的没必要去趟这趟浑水,既然陛下喜欢,就拿去好了,咱们去抢,也有点欺负陆家孤儿寡母的不是?算了算了(咽口水)。

    然而,就在各方势力都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王迪,准确的说,是两个人,站在他旁边的是李庠。

    当荆州暂时出现权力真空(孙皓调兵遣将以及选派太守和基层干部来此地需要时间,大把的时间)的时候,王迪,从武陵山的某个角落里面走了出来。

    时机把握之好,之妙,之寸,令所有人都以为,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他的筹划。

    毕竟,这也是有前科的,之前王迪可没少策划出惊人眼球的事件出来,孙皓那件事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还有一些疑似事件暗中被人揣测,那么,多出眼下这一件也就没有什么意外的了。

    但是,天地良心,这一回,王迪真的是什么都没做。

    不是说一开始什么都没做,而是最后闹成这个样子,真的和王迪谋划没有干系,甚至可以说,王迪的谋划早就被几大势力的相互牵制给带跑偏了。

    且不说一开始邓艾暗中利用王迪的人脉和资源做了什么,就是去了三巴地区之后,很多事情都已经不受王迪的控制了,甚至其人身自由都被限制住了。这一次出现在武陵,完全是因为整个荆州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一般的存在之后,王迪不顾一切,以生命相威胁,才被王颀给放了出来。

    重返武陵,王迪不是为了将局面扳回轨道(或者说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战火四起的局势之下,王迪根本就不作他想,只想去将罗氏女(以及李特的儿子李雄,捎带脚的)解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不会被战火殃及的地方。

    武陵山的某个偏僻的角落(武陵山之中,这样可供选择的安全落脚处实在是不少),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虽然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王迪想做很多事情,想成为那个决定历史走向的人,但是,在这生死一刻,什么英雄、枭雄,统统被抛在了脑后,他只想做一个保护心中最柔软之处的男人。

    哪怕会因此成为世人嗤笑的狗熊也在所不惜。

    罗氏女,就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不止一次,只要荆州有什么事情,王迪首先考虑到的都不是英雄伟业,而是这些儿女情长,哪怕这个女人已经和别人有了孩子,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去做。

    只因为冥冥之中,他总觉得和罗氏女,不只是眼前这层关系那么简单(明白个中缘由,已经是物是人非的多年以后了),所以,这一次,他又这么做了。

    仓促之间,带着罗氏女和襁褓中的李雄,跑进了茫茫山林。

    山中的这段时间与外界的沟通是闭塞的,王迪甚至憧憬着这种生活可以继续下去。

    直到偶遇另一批难民,说眼下主要的战场集中在了宜都、南郡、长沙一带,陶璜即便北上,也不会染指武陵,王迪这才放下心来,有了出去一探究竟的打算(当然,告别眼前恬淡的生活,也有点小失落)。

    之后的几天里,逃进山中的难民逐渐减少,王迪依此判断,战争,要么是走进尾声,要么是距离武陵很远了,所以,才带着罗氏女等人走出了大山(隐居的日子也确实不是人过的,至少自己受不了)。

    彻底出来后,恰好也就是整个荆州战场尘埃落定的时候了。

    而王迪的出现,也让许多人改变了初衷。

    首先,率领残部不过2000多人,失魂落魄的邓朗,率先靠拢了过来。

    接着,失踪了很久的李流,少了一条胳膊的李流,也带着1000多残余流民依附过来。

    因为李流,因为邓朗,战乱之中逃散了的邓家和李家的一些兵丁、工人和附庸者,也都聚拢而来,逐渐的,团结在王迪身边的人达到了8000多人。

    我这算不算是躺赢呢?

    复盘之后,确认自己真的什么也没做之后,王迪不可思议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