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抢救大明朝 > 第162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上(第六更了,求月票)
    “太子爷,不好了,不好了”

    黄小宝仓皇失措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朱慈烺正和吴三妹准备喝交杯酒呢!他们今天结婚啊,人生得意,不得喝两盅吗?也不喝白的,而是喝红的,是沈廷扬进贡的葡萄酒,一六三几年的佳酿,也不知道是不是拉菲?不过喝起来口感不错。正喝着呢,黄小宝一脸惊慌的冲了进来,还直喘着粗气儿,抬着手指着朱慈烺的酒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不好了,不好”

    “什么不好了?不会是酒”朱慈烺也被他吓一跳,“酒有毒?”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可别有人给自己下点鹤顶红啥的

    “是,是鞑子!”

    “鞑子下的毒?”吴三妹抖着声插了句嘴,小姑娘也和朱慈烺想一块儿去了,大脸盘子都吓白了。

    “不,不,不是下毒!”黄小宝总算把话说全了,“是鞑子打过来了!鞑子的骑兵装成了代王殿下的兵马到了大沽口了!千岁爷,您赶紧逃吧!”

    原来是清军突袭大沽口浮桥的消息到了海沙岛上,今天晚上值班的曹友义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去通知朱大太子和崇祯皇帝。

    朱慈烺啪的一拍桌子,已经站了起来,“胡说,逃什么逃?不就是鞑子吗?有多少?”

    “有三千,哦,在过浮桥的时候还中了埋伏,淹死两三百不过剩下的两千七八百也不容易对付啊!小爷还是赶紧走吧”

    虽然淹死了两三百,但是没淹死的还有好多呢!黄小宝想想还是打不过,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还淹死两三百?”朱慈烺哈哈一笑,“这是初战告捷啊!大好的兆头,本宫还跑什么?本宫要去迎战!三妹,取甲胄过来!”

    “嗯!”吴三妹重重点头,“奴家也要和千岁爷一块上战场!”

    “好!”朱慈烺笑着,“咱们一块儿去!小宝,去召集侍卫营!”

    “皇爷,快醒醒,快醒醒”

    崇祯皇帝耳边也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唤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恍惚之间就看见一个白发老翁站在自己的床边,正是曹化淳。

    “啊”崇祯皇帝叫唤了一声,下意识地就说“几时了?该上朝了吧?”

    他到底是勤勉啊!做梦都想着上朝,都想着拯救他的大明天下,只是这个大明天下太不好救了,救来救去,都到了快要灭亡的地步了,这可怎么办啊!

    旁边一个侍寝的魏清慧魏选侍也醒了,听见崇祯说上朝,却是轻声一叹“皇上真是太勤勉了,不过这几日您出巡在外,是不必上早朝的”

    崇祯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流亡在外,而且还被儿子架空了,而且他的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三下两下就把大明朝救回来了,看这样子很快就能要篡位夺朝了——而且人家还是救国于危难之中的英明太子,自己这个皇帝不让位还不行,让了位也不落好,估计以后就是明徽宗了!

    想到这里就要伤心落泪,一旁的曹化淳却又急又快地说“皇爷,不好了,鞑子打来了!”

    “谁打来了?”崇祯没听清楚。

    “鞑子!”曹化淳道,“满洲鞑子打来了!”

    “为什么呀?”崇祯感到不可思议,“太子不都答应割地、岁币、和亲了,他们怎么还来啊?他们还想要什么呀?”

    “皇爷,鞑子狼子野心,一定是想夺大明江山啊!”

    “怎么总有人要夺朕的江山?”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流贼才走,鞑子就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太子呢?他现在是抚军了,准备怎么应对?”

    曹化淳摇摇头“还能怎么对付?鞑子万分凶残,远不是流寇可比便是抚军太子也难对付,想来只能泛海而走。等到了留都,再慢慢想办法吧。”

    崇祯皇帝哼哼了一声,恨恨道“也只能如此了朕就知道中兴没有那么容易!”

    中兴不容易,他这个皇帝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

    要不然北京一恢复,他还能坐稳龙椅?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心情顿时畅快了起来。

    “清慧,伺候朕穿衣!”崇祯皇帝吩咐道,“曹伴伴,马上去召集人手去把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武清侯、新城侯、襄城伯他们都找来!”

    崇祯皇帝现在也觉得身边没什么人可用,所以就想趁着从海沙岛逃跑的机会拉一批人马,等到了留都南京,再拉上南京的勋贵和文官,就可以和儿子朱慈烺对抗了。

    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太子朱慈烺对于今日的局面,其实是早有准备的!

    朱慈烺已经穿上了一身金灿灿的长身铠甲,一手按着宝剑的剑柄,大模大样出了自己的“寝殿”,身旁还跟着个穿了身“银甲”的大美人儿,正是吴三妹。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院子外面,陈一刀也披挂整齐,带着百余个值夜的中师侍卫协官兵,排成两列,向朱慈烺行礼参拜。

    陈一刀上前一步,低声报告朱慈烺道“殿下,大龙头号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登船!”

    “大龙头号?”朱慈烺笑了笑,“不需要,本宫才不怕鞑子呢让人去准备渡船,本宫要去大沽口迎战鞑子!

    另外,去召集人马!前锋协、侍卫协、左协、右协,还有新军炮兵营能召集的都召集起来,在太庙前面集合!”